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知识点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大一统”,一方面是指国家的大统一,另一方面是指国家的统治权要一统于皇帝。

  “大一统”是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大一统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采纳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设立刺史。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3、经济上:把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过程: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随后汉武帝又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于: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最高学府),地方设立官学,推行儒学教育。

  ◆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如何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西汉国力最为强盛。他破格任用贤良之人,进行改革,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后期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奢侈浪费,重用酷吏,导致社会动荡,农民暴动。汉武帝颁布罪已诏,知错就改,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汉武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上一篇: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点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知识点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