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1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个人能在社会中获得一些知识、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2.个人能在一定的社会实践当中丰富个人的技能和养成一定社会规则意识。3.知道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4.亲社会的表现有哪些,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过程与方法1.学习在社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把个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联系在一起。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3.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并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认识社会于个人之见的密切联系,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2.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并能意识到奉献社会也是帮主自己。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难点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导入新课一、你眼中的社会师:出示小朋友(本人女儿)简历并请同学介绍自己的简历师:学校、家庭、电影院、医院、银行等都是社会场所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在社会中成长,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社会,领略纷繁复杂又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二、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主题一:了解社会师:提到社会,我们会想到一个词:社会化那么什么是社会化呢?我们来看一段微课。师:现在我们了解了社会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生预设:知识、能力、道德规范。。。师:我们可不可以脱离社会,独自成长呢?请举例说明生预设:能(鲁滨逊漂流记)/不能(狼孩)补充资料:狼孩——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孤儿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约16岁左右。她死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刚被发现时,他们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活动一:小组讨论1.狼孩和鲁滨逊的结局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3.给我们什么启示?师总结:人离开了社会,很多时候是无法生存的,而且,人的一些能力的发展是有关键时期的,比如语言。离开社会我们或许能够获得短暂的生存,却不能得到好的发展。因为各种生活资料的获得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并且作为人,我们不仅有物质需求,更有心理需要或者说精神需求。这就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和精神滋养。三、养成亲社会行为主题二:贡献社会活动二:辩论老人摔倒扶不扶生预设:扶/不扶师总结:因为社会是复杂的,的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要能够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帮助有需要的人,以适合的方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友善待人,贡献社会。师:那这里我要引入一个概念了,叫亲社会行为,那么你觉得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呢?活动三:1.下发并请学生填写亲社会行为调查表2.小组为单位汇报调查结果生预设:对社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师总结: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几个方面,首先,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如帮助、分享、谦让等;其次,安慰别人的行为,如赞美、幽默等,还有礼貌行为,如微笑、问好等,还有支持别人的行为,如见义勇为等,和阻止别人谩骂、打架等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师:《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大家看过吗?18年感动中国人物马旭有没有同学知道?她是一位退伍的跳伞兵,1933年出生,是一位86岁的老人,在18年,她和丈夫颜学庸将毕生积蓄1千万捐献给家乡木兰,用于教育和公益事业。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师:感动中国人物有很多,改革先锋、核武器的开拓者程开甲,舍己为人的杜富国、吕保民等;这些都是亲社会行为的典范。我们已经知道了社会对于你我如此重要,也知道了亲社会行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亲社会化行为呢?生预设:多实践、多学习。。。师总结: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课堂知识小结学生对本课内容建构思维导图板书设计在社会中成长塑造社会→我←贡献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12
上一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下一篇: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