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维护秩序导学案三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维护秩序【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规则意识。2.能力目标遵守公共秩序,提高自律意识,能自觉遵守生活中的规则。3.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秩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需要秩序。2.学习难点:维护社会秩序靠规则。【学习过程】一、导:复习导入,回答问题(3分钟)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背诵)二、思:自学深思(7分钟)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______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秩序等。2.社会秩序有何重要性?3.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等。4.社会规则的作用有哪些?三、议:小组学习(14分钟)(一)身边的有序与无序情境一:火车站,人们自觉排队买票。情境二:在公交车站,人们为了抢到座位,争先恐后地涌向公交车。情境三:在银行柜台,人们按号码依次办理业务。情境四:在居民小区内,汽车随便停放。情境五:在工厂生产车间,原材料随便堆放。1.以上情境,哪些属于有序状态?哪些属于无序状态?除了以上方面,你还了解哪些社会秩序?(二)寻找身边的规则情境一:如果你希望在洁净的环境中就餐,那么,请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二:如果你希望在安静的环境中观看演出,那么,请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三:如果你希望有秩序地上车,那么,请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碰到以上情况,你会怎么办?根据以上情境,说一说你所理解的社会规则。试举几例说明。醉驾入刑: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列入刑事处罚之列。颁布之后效果如何呢?2013年5月,公安部公布了一组数据,醉酒驾驶行为比入刑前下降了42.7%。3.“醉驾入刑”反映了规则的何种作用?“醉驾入刑”后,交通秩序出现了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四、检:迁移应用(1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填入题目后面的括号内。)1.马路上: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农贸市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考场上:诚信考试,公平竞争……材料说明了()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最好状态②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④遵守社会秩序,每个公民就都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①反映了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有利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③说明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会受到处罚④属于非强制性手段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高铁霸座、拒绝查票、公交车乘客殴打司机导致公交车坠落长江等事件一再冲击人性底线。这警示我们()A.社会秩序是一种有序化状态B.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规则来自秩序D.做人做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4.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一、漫画二分别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结合书本知识,谈谈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三)本课知识的思维导图:答案解析1.B2.B3.D4.(1)①社会管理秩序;②交通秩序。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维护秩序导学案三
上一篇:维护秩序学案四    下一篇: 维护秩序思维导图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