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练习题八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单选题1.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我们应该自觉遵守规则,这就需要()①他律②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③自律④我们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人们对于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曾有过这样的描述: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根长线在风里飞翔。”这段描绘说明了()①自由是无条件的②规则既限制自由又保障自由③社会生活中的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约束和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④自由与规则相互联系,密不可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2018河池】武汉街头出现一款“过马路神器"(如图)。红灯亮起,拉绳会自动降下,禁止行人通行;绿灯亮起,绳子会自动上移放行,以此规范行人过马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唯有在内心恪守规则才是真正的“神器”B.我国人口素质低,各地必须普及”过马路神器”C.红灯停、绿灯行,是一种道德行为,与法律无关D.红灯停、绿灯行,是一种法律行为,与道德无关4.2018年11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其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以及起草说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告诉我们()A.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制定法律法规B.要加强对疫苗生产和使用的监督和管理C.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D.要自觉遵守规则,敬畏规则5.在公共场所不高声交谈;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树木;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这都说明()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受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③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④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则是自然形成的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如图漫画告诉我们()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社会规则是为限制人的自由而制定的③每个人都要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④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人的监督和提醒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反思如图所示“公共场所不良行为调查统计结果”,要求我们()①遵守社会公德②维护公共秩序③避免雾霾影响④抑制个人消费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如图)。这表明中国个税起征点变化()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积极改进规则是实际生活变化的需要③新规则一旦实施,不能再被修改④规则的制定或修改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轩轩今年上八年级了。他一放学总是先玩一会儿自已喜爱的篮球,然后拿出手机浏览一下自己的QQ、微信里的动态并回复消息。为此,他的作业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他也多次提醒自己要先做作业,可一放学他还是忙于玩篮球和手机。这些表明轩轩()A.情绪不稳定,波动大B.缺乏自律,太放任自己C.兴趣太广泛D.能自我反省10.广场舞这种健身与社交二合一的活动,给一群人带来了享受,但在另一群人眼里成了扰民行为,广场舞成为了多种争端的导火索。作为广场舞的爱好者必须()A,懂得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为前提B.加强公共娱乐设施建设C.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保证行为的自由D.捍卫自己的权利11.张军国庆节随爸爸一起出去旅游,这是他在日记中记下的话:今天很不高兴,我亲眼看见走在我前面的游客将吃完的零食袋子扔在了走廊上。我说了一句:“请带走你的垃圾。”他竟然回了一句:“多管闲事。”该游客的行为()①是不自尊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②说明他缺少社会公德意识,不遵守社会秩序③是不文明行为,也是违法行为④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扔垃圾是他的权利和自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12.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等。根治这些乱象,必须()①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②培养规则意识,提升守规则的文明素养和习惯③加大立法力度,通过立法来彻底杜绝不守规则的行为④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则者付出必要代价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从“十周岁”降到“八周岁”,做出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尊重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和认知能力都有所提高,适当降低年龄标准能更好地保护这一部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民法总则的这一调整

 

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练习题八
上一篇:维护秩序思维导图    下一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2遵守规则练习四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