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习题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法不可违1.(判断类试题)两名女子下班后刚要打开被自己私自上了锁的共享单车,就被巡逻民警抓个正着,两人被依法行政拘留五日。两名女子私锁共享单车的行为 ()①属于不文明行为②是不道德行为,但不违法③属于违法行为④应受刑罚处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传统文化类试题)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下列符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A.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B.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3.(行为分析类试题)2020年9月21日,北京市北三环附近的安定路上,原本并没有交集的两位司机因不满彼此的并线行为在车流中斗起气来,司机苏某甚至朝对方前挡风玻璃上泼咖啡,将前方视线完全遮蔽。10月21日,被告人苏某涉危险驾驶罪罪名成立,一审被判拘役3个月。被告人苏某当庭表示认罪认罚。苏某的行为 ()A.是一般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B.是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分C.是刑事违法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D.是民事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4.(识记类试题)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行为属于,应承担的责任是。()A.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B.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责任C.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责任D.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5.(图示类试题)下列关系图中能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ABCD6.(判断类试题)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讲述了下述新闻,引发了同学们的探讨,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新闻一一男子因赶不上乘坐飞机,谎称飞机上有旅客携带炸弹,致使飞机备降,延误旅客数小时行程。新闻二成都交警重点整治在车身外放置玩偶等物品的行为,因为车身外放置玩偶容易分散后车司机的注意力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A.新闻一中男子的行为只是心有不甘发泄情绪而已,算不上是违法行为B.新闻一中男子的行为已对社会造成了危害,如果触犯刑法则是犯罪行为C.新闻二中车身外放置玩偶的行为如果妨碍了交通安全则属于严重违法行为D.新闻二中车身外放置玩偶的行为只要不造成交通事故就不是违法行为7.(行为分析类试题)以下案例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案例违法类别承担责任①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民事违法民事责任②保姆纵火造成雇主一家三口死亡刑事违法刑罚处罚③韩某在高铁上吸烟,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被处以500元罚款行政违法行政处罚④某人将他人的一幅摄影作品修改后,用在其微博中行政违法行政处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8.(做法类试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遵章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我们应该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修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法律法规③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④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9.中学生丁某,上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上八年级后,他沉迷于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再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甚至常常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对方稍有不从,他就大打出手。一天,为了“哥们儿义气”,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将对方刺成重伤,最后受到了刑罚处罚。(1)(性质类试题)丁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2)(启示类试题)从这一案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10.案例一赵某和李某之间存在着一些小矛盾。一天,赵某家被盗了,赵某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逢人便说李某是小偷,后经公安机关调查,李某并没有实施偷盗行为。李某以赵某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处赵某向李某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元。案例二张某在乘坐地铁过安检时拒不配合,认为自己没有携带违禁品,无需安检,并与地铁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后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案例三王某和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填空类试题)结合上述三个案例,完成下列表格。案例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一二三A.行政法B.民法C.刑法D.行政制裁E.民事责任F.刑罚处罚G.行政违法H.民事违法I.刑事违法J.较轻K.严重 答案1.B本题考查违法行为。题干中两名女士私自将共享单车加锁,既不文明、不道德,也触犯了法律。①③正确,②错误;两名女子被依法行政拘留,说明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④错误。故选B。2.CC的意思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习题
上一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课时练习    下一篇: 5.1法不可违课件3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