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件10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违法行为的种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2法不可违学习目标1、认识什么是违法行为,以及明确违法行为的分类方法;2、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掌握违法行为的不同。知道哪些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3、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思考一:视频中高某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提示:因其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思考二:在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导入:一、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镜头一: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朱某限期归还手表。镜头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场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镜头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抢夺小学生赵某的财务,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当判处刑罚。思考:以下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二、违法行为的分类一般违法行为(危害程度较轻)②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为:犯罪——刑事违法行为(危害程度较严重)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二、违法行为的分类三、对比三种违法行为相对轻微最严重民法(民法总则、经济合同法、著作权法、继承法、专利法)民事责任行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管理条例、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刑法刑罚处罚相对轻微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违法无小事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2)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注意啦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种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课堂小结1.高中生丁某多次向同学金某索要钱财未果,在放学路上持刀对金某实施抢劫,抢得人民币300元。金某以抢劫罪为由到法院对丁某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丁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依照刑法规定,判其三年有期徒刑。对以上案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C.金某维权过度 D.丁某的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本课小测B2.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有()①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都应受到刑罚处罚③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④都是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行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C本课小测谢谢大家! 再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件10
上一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27    下一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件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