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法不可违课件1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JUSTICE做守法的公民第五课法不可违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报告中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赢得满堂喝彩。“不可任性”成为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很多人评论表示“有钱不可任性”“有青春不可任性”“有命不可任性”“游景区不可任性”“吃美食不可任性”……(1)“不可任性”,哪些社会行为规范可以限制人们的“任性”?(2)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2、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分辨各种违法行为,认清危害。3、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学习目标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运用你的经验小勤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触犯了法律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书本46页正文甲同学和乙同学周六相约去古镇玩,公交车到站后两人便步行前往景点,行至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甲心想这又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于是叫上乙一起闯了红灯。两人到达古镇后玩得很开心,两人正打算回家的时候,乙捡起石子在古镇的墙壁上下面刻上‘到此一游’说:“今天没带相机,这样再过个三年五年,来这里还能看到我们友谊的见证。”(1)甲和乙两人在古镇做了什么?(2)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的含义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①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②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也是违法行为书本48页正文第二行1、上述三种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2、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拒将拾得的物品交还失主,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民事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将会给予拘留或罚款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书本48页正文第二段违反交通规则,危害行人安全行政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条例,给予警告、罚款、扣分的处罚书本48页正文第二段17岁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刑事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将会受到刑罚处罚我国刑法规定了对抢劫等四百多种罪的处罚。书本48页正文第二段民事违法行为它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它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它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书本48页正文第二段较轻严重行政法律民事法律刑法行政制裁民事责任刑事处罚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较轻一般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不同点书本48页正文第二段、第三段民事违法行为:一般体现在个人之间的关系,贴近生活,人和人之间的,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医药费纠纷,财产分割纠纷,欠款,占用邻居土地,邻里纠纷,合同欺诈,子女不赡养老人,侵犯名誉,捡到东西不还,赔偿问题,违约金等等。处罚方法:返还财产,支付违约金,责令悔过,修理清理,赔礼道歉,依法罚款拘留等。行政违法行为:一般体现在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闯红灯,交通违规,违规执法,违规建设建筑,占道经营,干部(当官的)吃拿卡要,扰乱公共秩序,妨碍交通,造谣,谎报险情,寻衅滋事,打架斗殴,非法买卖,盗窃损毁公共设施,非法入侵等。处罚方法:警告,处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物,行政拘留,通报批评等。刑事违法行为:犯罪处罚方法:判刑,剥夺政治权利等。1、在十字路口闯红灯。2、抢劫他人财物。3、欠钱不还。4、某人开玩笑说:“地震了。”引起恐慌,导致他人受重伤。5、打架斗殴。6、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违法行为的相同点DD初中生张某,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无心上学,不做作业,经常旷课,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但他未接受教训,还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加赌博等,后来还参与了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若不及时改正有可能走向犯罪的道路。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谎报险情殴打他人破坏铁路封闭网违反交通规则等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他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出版了我写的书!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占用他人土地离婚财产纠纷合同违约等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法律规定。3.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如何做到遵守法律?认识危害,规范行为增强观念,严尊法规依法从事,积极防范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书本51页正文法不可违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2、违法行为的含义与分类3.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如何做到遵章守法?)2.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1.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课后作业完成一课三练课后练习预习《预防犯罪》,完成一课三练预习填空部分完成补充习题第四课

 

法不可违课件12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17    下一篇: 法不可违课件2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