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法不可违课件24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思考: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5.1法不可违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要强的小勤会丢下大面子?(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1.如何理解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律的作用)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2.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我国违法行为的分类有哪些?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情景体验题:遇到下列情景,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1)情景一:在书店时,意外发现某出版社发行的作文选中收录了自己的一篇获奖作文。 ①你的正确做法: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2)情景二:中秋节,你与爸爸一起走亲戚,晚饭后,喝了酒的爸爸执意要驾车回家。 ①你的正确做法: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行政违法行为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承担的法律责任练习:课本P49页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材料分析:2020年1月22日,温州瑞安一网民在百度贴吧发文,称自己刚从武汉回来5天,头晕并且一直咳嗽。网友建议其赶紧去医院检查,其表示自己正月还买了两场电影票,看了电影再去检查。该贴被网友截图发至微博,引发大量关注和担忧。经查,该网民陈某(男,31岁,温州瑞安人)并未离开过温州且无肺炎相关症状,出于引起网友关注和“恶作剧”的心态,在网络上发布了不实言论。该网民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请简要评析陈某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练习:课本47页。下列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镜头一:民事违法行为镜头二:行政违法行为镜头三:刑事违法行为4.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有什么区别?区别:1、社会危害性2、触犯法律3、处罚方法联系: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在法治社会,青少年如何遵章守法?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具体如下:(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2)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列对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②法律无所不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③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B2.八年级学生梁某,为了试探“有困难,找警察,有案件,请拨110”是否真实,多次用不同的公用电话拨打110,结果110次次紧急出动,次次扑空。梁某的行为()①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②是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③损害了公安机关重承诺、守信用的形象④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C3.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C4.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遵章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我们应该()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修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法律法规③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④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

 

法不可违课件24
上一篇:法不可违课件22    下一篇: 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