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教案17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诗会友”开始,观看视频。然后以聪明兄弟的故事为主线。从而随着故事的推进,使知识点一点一点呈现。可谓是一例到底。【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但是法律意识还不够强,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有些行为是否违法还是不太清楚,所以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有什么危害。从而使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和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2.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3.能力目标:日常生活中能分清什么是违法行为。增强自己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教学准备】课件、视频【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以以诗会友进入视频,使同学们知道触犯法律是要受到制裁的。视频告诉我们燃放烟花爆竹会受到什么惩罚?说明了什么?从而导入《法不可违》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能够直观感受触犯法律的后果,。从而引出主题《法不可违》二、感受第一幕:人生AB剧你我共选择A.小聪在上学路上捡了一只iphone手机,决定将它占为己有。B.小明骑车上学,走到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此时正好没有车和行人,他想上学要迟到了,于是他闯了红灯。同学们思考这种行为可违法?并且思考:“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何意义?什么是违法行为?”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法律的权威。从而弄清楚什么是违法行为?三、冲突第二幕结果呢,他们都因为违法而受到了警察的批评教育。小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好好学习一下法律知识。小明则不以为然。刚好学校组织了一场法律知识竞赛,兄弟俩就报名参加了。以下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学生完成“结合以上情景,将下列备选答案填入适当的空格内。”学生通过知识竞赛,认识到违法行为的种类。并知道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四、明理第三幕在以后的时间里,小聪努力学习,顺利考上高中,小明却在八年级时自行辍学,放弃学业,走上社会后他不务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两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来他因与邻居发生矛盾,便找了几个哥们儿将邻居打了一顿,致使邻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最终小明被人民法院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以故意伤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小明的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分别违反了哪部法律?比较小明两次违法行为有什么不同?并知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区别。让同学们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懂得不管是哪种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法不可违。五、升华六、实践第四幕在狱中的小明非常后悔,所以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并收集了相关的违法案例,想以此书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大结局若干年后,小聪大学毕业,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守法精神,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小明却在监狱中服刑,但是小聪没有忘记自己弟弟,经常到监狱看望小明,鼓励他好好改造,争取早日获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手抄报。思考情景中的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与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你还有什么话想对小明说?请写一名名言警句来勉励小明。看了聪明兄弟的故事后,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到遵章守法?以“遵章守法构和谐”为主题完成一份手抄报。观看视频,更直观地了解行政违法行为将受到什么样制裁。通过该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自觉遵守法律,从而将所学知识达到内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补充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教案17
上一篇: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教学设计19    下一篇: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教案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