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预防犯罪课件35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法规刑事法律规范民事责任行政处分、制裁刑罚处罚相对较轻相对较轻严重欠债不还扰乱社会治安故意杀人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学习目标1.刑法的作用及其内容2.犯罪的含义3.犯罪的特征4.刑罚的含义5.刑罚的种类6.我们应如何预防犯罪、加强自我防范?(重点)刑法的内容1.刑法的作用及其内容(P52)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一、了解罪与罚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2.犯罪的含义(P53)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最本质特征法律标志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严重社会危害性3.犯罪的特征:P53、相关链接犯罪的特征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2014年11月5日中午,在哈密市第四中校园停车场处,被害人陈某某因琐事与被告人王某发生争执,后被告人王某用随身携带的铁制利器将被害人陈某某的胸部及背部等身体多处部位捅伤。经鉴定被害人的损伤为重伤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经审,被告人王某犯罪时已满十五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结合被告人的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依法对被告人在上述量刑幅度内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缓刑二年六个月。学生因琐事校园内持刀行凶聚焦生活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4.刑罚的含义(P54)5.刑罚的种类P54管制拘役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驱逐出境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拘留与拘役;罚款与罚金的区别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罚金适用于犯罪。6.我们应如何预防犯罪?加强自我防范?(重点)P55二、加强自我防范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P55相关链接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打架斗殴、辱骂他人3.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严重不良行为:……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P55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P56课堂小结1.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受贿案,对被告人万庆良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BD2.古语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①不良行为是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②要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③要懂得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改正错误????④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会走上违法犯罪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

 

预防犯罪课件35
上一篇:预防犯罪课件34    下一篇: 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1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