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复习提纲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31、气温及观测:气温指大气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观测仪器: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距离地面1.5米。观测时间:每天2时、8时、14时、20时各观察一次。32、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月平均气温:一月中日平均气温相加,除以当月的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12。 33、气温的变化:(1)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叫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叫气温年较差。①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②南半球陆地1月气温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气温最高,8月气温最低。34、等温线图的判读:(对比等高线地形图判读)(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判断气温差异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3)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可能是山地;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可能是盆地。(4)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的递变方向。①等温线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②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形影响。。35、气温曲线图的判读:(1)会判读最高温与最低温及所对应的时间。(2)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3)判断温度带及南、北半球。36、世界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合教材P57图记忆)(1)纬度因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3)地形因素:在山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复习提纲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复习提纲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的变迁复习提纲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