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借称呼了解熟悉多种昆虫的特点。2.能力目标:领略称呼变换带来的文字魅力。3.情感目标: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课型定位】语用型文本【阅读版本】陈筱卿翻译的《昆虫记》【课前预习】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精读《大孔雀蛾》《萤火虫》《纳博讷狼蛛》《米诺多蒂菲》《隧蜂》《意大利蟋蟀》《田野地头的蟋蟀》并圈画出其中关于昆虫的各种称呼。【教学过程】一、激兴趣,导称呼。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其毕生的精力观察和研究昆虫,花了28年时间,终写成十卷本2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他不仅向我们揭示了鲜为人知的昆虫生活,而且文字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这本书就像一块诱人的大蛋糕,随便你从哪个角度切下一小块,品尝起来都是美味。今天我们就从昆虫的称呼这个小小的角度,去领略一番这本"昆虫的史诗"之魅力。二、看目录,辨称呼。1.投影:这组称呼写的是什么昆虫?完美的捕食者(螳螂)昆虫界的歌唱家(蟋蟀)昆虫界的素食主义者(蝉)十足的坏家伙(绿蝇、麻蝇)(先让学生回答,再翻看书前目录)2.补充十卷本《昆虫记》目录里的称呼钻探者——铜赤色短尾小蜂,因为它善用锋利的针钻探其他蜂的虫茧,来产卵、安家高明的杀手——节腹泥峰,它和螳螂一样,也具有高超的麻醉术。树莓桩的居民——三齿壁蜂,因为树莓桩是它们世世代代的安居所。侏儒——蒂菲粪金龟,因为雄性粪金龟身材非常矮小,比正常的虫子小几倍3.辨析目录中的这些称呼有什么特点?①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有趣。②都能形象地揭示出昆虫的某项突出特点。比如“完美的捕食者",说明螳螂的捕食本领非常高明;“素食主义者"说明了蝉的食性,它只吸树的汁液;”树莓庄的居民”,写出了这种壁蜂的生活环境;而“侏儒"则写出了雄性蒂菲粪金龟的外形特点――极其矮小。③包含了人对昆虫的感情色彩。比如“十足的坏家伙",能表现出生活中人们对蝇的厌恶。4.根据以上分析,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给下列昆虫也拟一个有趣的名字?并说说理由。预设:圣甲虫――粪球造型大师西绪福斯蜣螂――昆虫界的模范夫妻米诺多蒂菲――昆虫界的父母楷模萤火虫――高明的麻醉师、点灯者大孔雀蛾――禁食者螳螂――伪装的杀手蝉――高音歌唱家、光明追求者红蚂蚁――掠夺者、记忆达人松毛虫——气象预报员三、读文段,赏称呼。/1.比较赏读精选文段。文段(一)1.请学生阅读下面的文段,对其中划线的称呼进行辨析赏读。(原文)这是一次难忘的晚会,一次大孔雀蛾的晚会。不知它们如何得知了消息,然后从四面八方赶来。其实那是四十来个情人急不可耐地赶来,向今晨在我的实验室的神秘氛围中诞生的女子致意。今天我们就别再多打扰这一大群追求者了。蜡烛的火焰伤了这群来访者,它们冒冒失失地向烛火扑去,烧着了身子。——《大孔雀蛾》(“四十来个情人",“在实验室的神秘氛围中诞生的女子","追求者"“来访者”都分别指代什么?)2.和下面的修改文比较一下,看看效果有何不同?(修改文)这是一次难忘的晚会,一次大孔雀蛾的晚会。不知它们如何得知了消息,然后从四面八方赶来。其实那是雄大孔雀蛾急不可耐地赶来,向今晨在我面前的实验室桌子上破茧而出的雌大孔雀蛾致意。今天我们就别再多打扰这一大群雄孔雀蛾了。蜡烛的火焰伤了它们,它们冒冒失失的向烛火扑去,烧着了身子。预设:原文中运用“情人"“追求者"“来访者"来称呼雄性大孔雀蛾,读起来既活泼有趣,又生动地表达出它们对雌性的痴迷,它们一生就为这一大事而来,形象诠释了"大孔雀蛾只是为了代代相传,才作为蛾子生存的。”这一种族特点。如果不用这种有趣的变换的称呼,不仅趣味性大减,大孔雀蛾的特点也不明显。文段(二)萤火虫对蜗牛施行了麻醉。它几乎总是单独操作,即使遇到一只个头很大的蜗牛,它也不找助手。在它施行完麻醉手术后,总会有宾客不请自来。两三位,四五位,甚至更多。众宾客来到餐桌前,与食物的真正主人并无纷争,毫不客气地尽情享用,不分彼此。两天后,主人与食客都离去了,我便把蜗牛壳口冲下翻过来,只见壳里的东西像锅口朝下创浓汤似的全流了出来。主客吃饱喝足之后,把残羹剩饭撇下了。——《萤火虫》思考:①“宾客""主人"分别指代什么?②若不用这些称呼,换成普通的描述该怎样表达?③体味原文段中称呼的妙处。预设:对蜗牛施行麻醉术的萤火虫是"主人",前来分一杯羹的同类是"宾客"。这种生活味十足的称呼,在让我们看到萤火虫同类和睦相处,共享美食情景的同时,也会很自然地想到我们人类类似的生活情景,不觉会心一笑。这些拟人化的称呼里面,包含着法布尔对昆虫亲切而美好的情感,在他的眼里,这些小生灵就像自己的同胞一样,有烟火气,有人情味。2.请从另外几篇精读文章中,找出使用多种称呼的语段,先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说说你品味到的这些称呼的内涵。预设:①随后,这位运土小工又变成了粮食寻觅者,到处去收集粮食,为孩子们准备吃的东西。为了减轻妻子剥皮、分拣、装料的工作,它又当上了磨面工。在离洞底一定距离处,它研碎被太阳晒干晒硬了的粮食,将它们加工成粗粉、细粉,面粉不停地散落在女面包师的面包房内。最后,它精疲力竭地离开了家,在洞外露天下凄

 

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教案
上一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教案    下一篇: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