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练习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富贵不能淫(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富贵不能淫》)【乙】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①虞常②,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复举剑拟③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④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⑤草野,谁复知之!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⑥乳⑦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⑧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⑨尽落。(节选自《苏武传》,有删改)【注释】①论:定罪。②虞常:密谋反单于,事败被抓。③拟:比划。④弥:充满。⑤膏:做肥料。⑥羝(dī):公羊。⑦乳:产子。⑧去(jǔ):同“弆”,收藏。⑨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岂不诚大丈夫哉(2)与民由之(3)威武不能屈(4)畔主背亲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阅读甲文,画线句连用两个反问句有何妙处?苏武能否称为甲文中孟子所认为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一)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富贵不能淫》)(二)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①。父友同郡薛勤来候②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③,甚奇之。(节选自范晔《后汉书》)【注释】①芜秽:荒芜,这里形容庭院未整治,杂草丛生。秽,杂乱。②候:看望。③清世志:澄清世道的志向。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帝感其诚B.一怒而诸侯惧/屠惧,投以骨C.戒之曰/必敬必戒D.威武不能屈/若屈伸呼吸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文章以逻辑严密著称,请简要分析语段(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2分)8.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谈到了“大丈夫”,请你结合两个语段内容说说孟子、陈著认为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4分)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练习
上一篇:富贵不能淫基础知识点习题    下一篇: 八上语文富贵不能淫练习题有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