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孟子三章一、导入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文化和思想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产生了儒、法、道、墨等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在“百家”著作中,《孟子》极富文采和气势,在文学领域堪称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佳作。同时,《孟子》在思想上也有很高成就,其作品中提到的许多主张,在当时乃至现在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三章》,去领略孟子的思想主张。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富贵不能淫》,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一段),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一)作家与作品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游说各国,未被重用,退而与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提出“仁政”“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体现了较强的民本思想。同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作用。《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本文所选的三章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告子下》。(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图存与争霸成为当时的主旋律,战争日益激烈,面对此种情形,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指出君主若想有所作为,应该顺应民意,迎合民心,让百姓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夫(fú)环而攻之米粟(sù)亲戚畔(pàn)之扫清读音的障碍后,我们来诵读课文,注意文章中的停顿、重音和语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通过朗读,我们不难发现本文句式整齐,善用对举和排比,富有气势。2.再读课文,词语积累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得道者多助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寡助之至至:极点。亲戚畔之亲戚:内外亲戚,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同“叛”,背叛。故君子有不战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3.精读课文,疏通文意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疏通文意后,我们再来细细品读该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4.品读课文,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文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一般而言,“天时”指的是宜乎做某事的气候条件,“地利”指的是地理优势,“人和”指的是人事协和、民心和乐。在本文中,“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物质条件的优势,“人和”指的是作战时人心一致、内部团结。因此我们应这样翻译下面的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物质条件的优势;物质条件的优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一致、内部团结。(2)本文的观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阐述的?本文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观点,之后采取两两比较的方式对这一观点具体阐述。先是“天时”和“地利”的比较,在城很小,而且攻城者攻势极猛并占有战斗主动权的情况下,攻城者“不胜”,得出“天时不如地利”的结论。接着是“地利”与“人和”的比较,连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极力铺陈守方具备“地利”的优势,结果却“委而去之”,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这样逐层推进,通过比较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接下来由“人和”进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教案
上一篇: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下一篇: 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教案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