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复习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原文再现】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文题解读】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作家作品】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欧阳修善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与晏殊齐名。【背景信息】欧阳修曾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喜爱那里的民风、景物,晚年辞官退休后便定居此地,曾作《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西湖四时美景,抒发恬淡安适情怀,每首词第一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西湖好”。这是十首词中的第一首。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浆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出芳香,隐约传来的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诗歌大意】【原文再现】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结构图解】泛舟湖上安谧恬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寓情于景【主旨点睛】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词人恬淡安适的情怀。【写作特色】(1)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这首词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态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词的上片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下片一、二句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表现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作者以动静相衬、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考点一:文学常识【考点梳理】《采桑子(轻舟短西湖好)》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号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永叔醉翁六一居士千古文章四大家(1)欧阳修的《采桑子》中,写出由湖心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的词句分别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2)欧阳修的《采桑子》中,以动衬静,写涟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的句子是: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3)欧阳修的《采桑子》中,与王维笔下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考点二:名句积累(4)欧阳修的《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5)欧阳修的《采桑子》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6)欧阳修的《采桑子》中,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无风水面琉璃滑。1.这首词上片的第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考点三:文本品析2.这首词的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意象: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笙歌等。图景:描绘了一幅湖水荡漾,芳草满堤,笙歌隐现,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图。3.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1)比喻,把风平浪静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了水面的平静、光滑、澄碧。(2)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更衬托出西湖的幽静。4.词人在短浆轻舟的节律中充分领略到西湖的美好,结合全词说说西湖的美好表现在哪里。春水碧绿,流转绵延;长堤芳草,笙歌隐现;水面无风,光滑如镜;船动不觉,沙鸟惊飞。【模拟演练】一、阅读《采桑子》,完成后面各题。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释】①西湖:指颖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上片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片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2.词的下片主要用哪种表现手法来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下片主要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的手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复习课件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