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学科道德与法治单元第四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题《促进民族团结》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2。能力目标:提高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增强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初步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明白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教学难点: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过程环节一:运用你的经验播放歌曲《中华民族唱起来》说一说:我国哪个省份的少数民族最多?你能从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接着说出这些少数民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要求:请按照歌词的顺序来找,回答问题的小组一次最多说两个民族)设计意图:本活动以歌曲的形式,呈现56个民族的名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操作建议:播放“中华民族唱起来”,让学生在听唱歌曲的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歌词中所出现的民族名称。师小结: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一起探讨《促进民族团结》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版块一、民族大家庭一.“民族知识”知多少。1.抢答题: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师分析并小结: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细心,正确答案是55,部分同学可能会说成56从而导致答案错误,记住: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与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答案是不一样的。2.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图”,思考: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师小结: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3.学习领导讲话精神:习近平主席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思考:对习近平主席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师小结: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4.多媒体投放P91页的相关链接和P92的相关链接,思考三个问题: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①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怎样形成的?②③宪法的这条规定反映了什么?设计意图: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正文的补充和拓展,本栏目旨在帮组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特征及意义,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本栏目作为正文的补充,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规定,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对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作出的规定,使学生意识到法律尊严不容践踏,法律权威不容挑战。同时,向学生普及宪法知识,加强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师讲解点拨:前两个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经历了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第三个问题:属于各民族平等的表现,从两个方面突破:第一:社会地位平等。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第二:法律地位平等。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5.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91页的第三自然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三个小问题:①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②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师小结: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6.探究与分享:出示“江孜保卫战”的图文资料,思考两个问题:①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②西藏人民抵抗侵略的行为和精神对于中华民族有何意义?③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上一篇: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件_7.2维护祖国统一    下一篇: 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表格式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