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3课美国内战课件35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3课美国内战勒布朗·詹姆斯迈克尔·杰克逊奥巴马9岁,母亲去世 23岁,报考法学院被拒 24岁,借钱经商破产,花了16年时间还债; 26岁,结婚前夕未婚妻病逝 31岁,第一次参选国会众议院选举,失败; 34岁,第二次参选,失败 37岁,第三次参选并成功,但两年后追求连任失败; 45岁,参选国会参议员失败 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失败。一、战争背景1.内战前的美国: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发展水平名列世界第四。美国北方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91%,生产总值占全国75%。(1)北方:资本主义工业一、战争背景1.内战前的美国:(2)南方:种植园经济南方种植园主使用大量黑奴种植棉花和烟草,并作为工业原料销往英国。2.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矛盾尽管三角贸易在1808年就已被禁止,但美国国内贩奴依然持续3.领土扩张与矛盾激化: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领土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国家。自东向西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参议院由每州派2名议员组成,众议院则以各州人数多寡为基准选举。1.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二、战争经过1860年11月6日,林肯作为共和党候选人赢得总统选举,当选第十六任美国总统。红色为林肯胜出的州。15个南方蓄奴州的10个没有给他投一张票。林肯在1858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说:“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阅读材料,概括其反映的林肯基本主张是什么?维护国家统一据所学回答此时林肯对待奴隶制的态度是什么?限制其发展但不立即废除“我并不企图,直接地或间接地去干涉蓄奴州的惯例。我相信我没有这样做的合法权力,我也不倾向这样做。”2.爆发:南方挑起内战内战爆发后,弗吉尼亚州、阿肯色州、田纳西州、与北卡罗来纳州脱离联邦。3.前期:北方屡屡失利1862年9月,首都华盛顿险被南方军队攻占北:准备不足,抱有幻想第一个征兵令:征召七万五千人,时间为三个月------1861年4月林肯总统二、战争经过南方叛乱地区黑奴获得自由4.转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联邦政府获得黑人支持和《宅地法》联邦政府获得广大农民支持促进西部开发凡年满21岁且未参加叛乱的美国公民,只要宣誓为垦殖获得土地并缴纳10美元,均可获得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西部土地。角色体验黑人奴隶北方工商业者南方种植园主请同学们根据下面角色或者自己设定角色,谈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的看法或者对美国内战的影响?5.结束:北方胜利二、战争经过三、伟人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美国黑奴的解放他是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马克思林肯纪念堂(1922年建成)外廊四周共有36根石柱,象征着林肯在世时美国的36个州,56个台阶代表林肯走过了56个春秋。四、战争性质与影响1.影响:(1)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2)废除了美国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障碍;(3)为美国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统一市场自由劳动力2.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奴隶制虽被废除,但南方各州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政策仍大行其道。美国内战的启示启示: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1.美国内战前,南北矛盾的实质是()A、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B、两个剥削阶级的对立C、地方与中央的对立D、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2.南北矛盾的焦点问题是()A、关税问题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C、向西部领土扩张的问题D、争夺劳动力力的问题巩固练习BD3.美国内战的导火线是:()A、领土的扩张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C、南方11个州脱离联邦D、林肯当选总统DBCA5.美国内战与独立战争的相同点()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D、解除了种族压迫和歧视4.美国内战成为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A、平定了南方叛乱B、废除了奴隶制度C、消灭了种族歧视D、解决了土地问题6.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更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国度,能赢得美国人民尊敬的美国总统并不多,美国人民心中却有两位被誉为“开国元勋”和“黑奴解放者”的伟大总统,他们分别()A、华盛顿、林肯B、杰斐逊、杜鲁门C、华盛顿、里根D、罗斯福、布什

 

第3课美国内战课件35
上一篇:第3课美国内战课件34    下一篇: 第3课美国内战课件3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