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七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13罗斯福新政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实质;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过程和方法: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和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个人魅力的了解,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教学过程内容及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明确目标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复习检测:(1)你怎样理解甘地的“非暴力”?(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及结果如何?(3)如何认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走向独立过程中的价值?导入:大家知道美国总统都有哪些人吗?知道谁曾被评为最佳总统吗?罗斯福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名。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罗斯福新政。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们齐读并理解。内容及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实施目标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大危机爆发于什么时间?首先爆发哪国?标志是什么?3.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4.概括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哪些?5.罗斯福新政“新”在什么地方(突出特点)?新政的目的和核心措施分别是什么?6.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分别是什么?7.罗斯福新政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8.罗斯福新政有什么影响呢?9.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阅读课本文字材料2、设问:文字反映的是美国什么时期的情况?繁荣背后有哪些哪些危机?学生以组为单位,举手发言。3、教师讲解经济危机的原因。学生归纳。出示表格特点具体表现影响到资本主义世界,工、农、商、金,全面危机1929-2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贸易额缩减2/34、阅读课本文字,归纳经济大危机的特点。5、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片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户区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1913—1938年美国的失业率6、学生归纳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危害。过渡:面对这样的情况,胡佛政府束手无策,该怎么办呢?内容及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实施目标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特点。材料一:时代呼喊变革,人民呼唤变革,就是在这一片变革声中,美国1932年大选年拉开了序幕。罗斯福与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决。胡佛依旧坚持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而罗斯福说:“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美国人民选择了罗斯福,意味着美国人民选择了创新。但是罗斯福总统真的能引导美国人民从危机中走出来吗?当时很多人都是心存疑虑的,说他是一个瘫痪的总统治理一个瘫痪的国家。材料二: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1)结合上述材料,思考胡佛与罗斯福在化解危机的政策上有何不同。为扩大就业,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提示:胡佛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完全由市场调节);罗斯福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为扩大就业,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些措施出自哪一法规。如何看待新政中“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的规定?提示:《全国工业复兴法》。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材料展示:罗斯福……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罗斯福回应:作为一个国家,我们依靠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1)结合罗斯福新政内容,简析罗斯福遭到资本家反对原因。(2)罗斯福的举措是否能“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简述理由。提示:不能。因为罗斯福新政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纳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罗斯福新政,它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对我们来说,可以互相借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取长补短。内容及流程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检测目标1、罗斯福新政首先开始于(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七
上一篇:九年级下册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下一篇: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部编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