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基础知识练习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要点1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背景: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2.霸权主义: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地区冲突: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4.事例(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的幌子,越过,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2)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要点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方向发展。2.推动多极化的力量(1)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欧盟希望摆脱对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日本积极谋求的地位。(3)中国通过,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4)俄罗斯在度过苏联解体的社会动荡期后,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5)广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要点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不结盟运动(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2)发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3)发展: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4)意义:标志着广大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2.冷战结束后建立新秩序的努力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3.中国关于国际关系的主张(1)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2)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4)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5)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命题解析基础达标命题点1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法、德等国的反对,这反映了()A.美国的霸权主义B.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C.国际恐怖主义横行D.两极格局瓦解2.关于霸权主义行径,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A.美国霸权主义,直接威胁世界和平B.美国的行为,是公然对我国主权的侵犯C.美国轰炸南联盟,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D.美国轰炸南联盟,是美国对主权国家的侵略命题点2多极化趋势3.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我们既面临着必须紧紧抓住的机遇,也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这里的“多极化”是指()A.世界出现多个经济政治力量中心B.美国、日本、中国、欧盟、联合国C.第三世界各国纷纷崛起D.世界将出现多个超级大国4.下图是某教师在讲述《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所画的简图,图中“E”是指()A.英国B.法国C.日本D.印度命题点3不结盟运动5.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A.形成了与苏美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命题点4国际新秩序6.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声音”主要包括()①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②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③为反对美国遏制中国寻求与他国结盟④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基础知识练习
上一篇: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习题(无答案)    下一篇: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练习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