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黄河颂》课件3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中日战争起因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面临严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帝国走上侵略道路。另一方面,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中国的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于是日本根据既定国策,日本在1927年东方会议上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中国驻屯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个要求,日本军阀遂开枪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亦有说,根据“辛丑条约”驻扎的日本军阀在宛平附近演习时遭到国民革命军的枪击,而向中国守军进攻。5、黄河颂光未然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学习目标: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20世纪30年代起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他创作的歌词《五月的鲜花》,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了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被广为传唱。1939年他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了解作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随军来到了黄河壶口。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不久他到达延安后即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大合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这组诗后异常激动,乐思如潮。他和光未然合作,共同完成了这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随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大河上下、天南海北,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背景透视:《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作品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礡的气势,表现出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知识链接:组诗指由表现同一主题的若干首诗组成的一组诗。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是每首诗与其他诗之间又有内在的感情联系,格式相同或相近。知识链接:课外拓展: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其一)》)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⑤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⑦黄河水绕汉宫墙,塞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巅峰劈柴气魄狂澜浊流宛转屏障哺育榜样浩浩荡荡字词积累:diānpīpòlánzhuówǎnpínɡbǔbǎnɡdànɡ宛转:辗转。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九曲连环:文中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汹涌,也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字词积累:1、本诗的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是关键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整体感知:“颂”字是关键字。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歌词部分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三部分。绘黄河、颂黄河、抒壮志问题探究,认识黄河:1、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做了怎样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望”字所领起的部分,从近镜头特写一俯瞰全景一纵向描写流向一横向展开到黄河两岸,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从黄河的自然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啊!黄河!"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3、本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部分起了什么作用?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歌词。1、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屏障”?品味语言,认识黄河:把黄河比喻成“摇篮”,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把黄河比喻成“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屏障,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拟人句,把黄河当作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系“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文”,“浩浩荡荡

 

《黄河颂》课件34
上一篇:《黄河颂》课件31    下一篇: 《黄河颂》课件3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