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老山界课件1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前热身朗诵及背诵长征诗词,讲述长征故事,概括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Wēiyímǐn作者介绍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完成了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本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时代背景学习目标1、学习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2、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惊惶()、苛()捐杂税、打颤()、骨碌()酣()然入梦、蜷()、缀()、矗()、澎湃()、落()得很远了、huángkēzhàngūluhānquánpéngpàizhuìchùlà给红体字注音:整体感知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探究学习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时间变化、地点转移2、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瑶民家瑶家大嫂攀谈,宣传红军策,使瑶民理解了红军。山脚下红军战士准备爬山半山腰红军战士夜行军山路上红军战士半夜露宿雷公岩红军战士、医务人员翻越雷公岩山顶红军战士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理清结构层次1、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2、本文是不是这样安排的呢?三部分一、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1)。二、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2段)。三、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33段)。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一部分(1自然段):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2段):。第一层:(2——10)第二层:(11——32)第三部分:(33)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山脚访瑶家。红军翻越老山界。主要内容有:1.在“之”字拐的路上;2.山腰露宿;3.攀登雷公岩;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5.山顶所思。写作者的感受。细读品味1、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在课文中勾画出有关的句子来。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天气: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还是睡不着————极寒冷山路:陡、窄————难行红军:饥饿、疲劳有伤病员搀扶着、慰问、帮助敌人:追击、枪声很密————战争激烈、敌兵人多、装备精良时间:紧迫困难红军:动作、语言————不畏艰难、决心革命到底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细读品味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表现红军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战胜困难——坚强的意志这个“坚强的意志”是指什么?——勇敢、英勇顽强、团结、不畏艰难、勇于克服困难、有决心、决心革命到底、不屈不挠、有信心、有必胜的信念。细读品味3、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生动的描写。你能揣摩出来吗?提示: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哪些词语在文中反映了她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它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瑶民原来受反动军阀的欺压,对反动军队怕透了,听说部队过境,男人“按照习惯”躲藏起来,因此,红军只遇到大嫂母女俩。一开始,她看到红军,非常惊惶。经过攀谈,她才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在红军战士面前诉苦时,她哭了。当红军把“够吃三天的粮食”送给她时,她“欢喜”的接受了。它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害怕“队伍”到被谈话所打动,再到因红军的关心而感到高兴的过程.这个过程

 

老山界课件15
上一篇:老山界课件13    下一篇: 老山界课件1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