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四、教学设计侧重于整体感知,找准课文的突破口,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避免肢解课文。总体上分成四个授课环节:导入——整体感知——细部探究——课堂总结。“细部探究部分”抓住“阿长买书”、“元旦仪式”等进行,重在于创设具体的情境。五、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鲁迅幼年到老年照片若干张,引出作者和所学课文。此图片也用于文末鲁迅对阿长的祝祷和三十年前元旦仪式的比照,说明爱和时间让鲁迅真正懂得阿长当时的心意。2、初识阿长——谈谈你眼中的阿长,你们喜欢有这样的一位保姆吗?(1)学生浏览全文,并从文中描述中认识阿长,教师给出了三个问题:1、阿长名字的来历;2、阿长的形象如何;3、阿长的家庭情况。(2)通过学生回答个人好恶,引导出作者写的与阿长有关的七件事3、读懂阿长——透视鲁迅眼中的阿长,标出表明我对阿长情感变化的语句。自然引出我对长妈妈感情产生如此巨大变化的最主要的一件事情——阿长为我买《山海经》。4、听19-27小节,思考: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表现我对山海经的渴望?为什么当阿长问我的时候,我却觉得说了也无益?当阿长买来山海经的时候,我又有什么反应?学生思考:阿长是怎样买到书的?为何“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从哪些细节当中觉得鲁迅当时确实是非常的震撼?5、回想30年前的事,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还有很多,那么课文当中还详写了哪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元旦的古怪仪式)(1)分角色朗读6-11小节(2)找出对阿长描写最精彩的词句,说说你的理由 6、小结:鲁迅在三十年以后写的这篇回忆阿长的文章,写了关于阿长的很多的事,我们回顾一下:纵观作者对阿长形象的刻画,有如一部连续剧。从“喜欢切切察察”,对我过分看管,到睡相粗俗,从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特别是元旦的古怪仪式,到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再到谋害隐鼠,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出阿长的个性特点:粗俗好事,迷信无知,却又乐天安命,对平安幸福生活非常渴望,直到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才充分显现,阿长纯朴善良,仁厚慈爱的品格在前文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闪光。7、这个时候,作者对于阿长的情感推向了一个高潮,,是文章中的哪一个部分?(生: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个祈使句中出现了地母这样的一个角色,鲁迅早年是学医出生的,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这里,他竟然希望有地母这样的角色出现。祈求地母让我的长妈妈的灵魂永远地安息在她的怀里!这是鲁迅对长妈妈的最深沉的祝福和最真挚的怀念。回想三十年前元旦的早晨,长妈妈希望“我”做足元旦的整套仪式,对比三十年后我对长妈妈的祝祷,说明爱和时间终于让“我”从内心真正懂得了长妈妈的心意。(学生齐读此句。)课文的最后鲁迅又提到了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此时,鲁迅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怀念,歉疚。)8、课文给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质朴的,善良的保姆,虽然她爱唠叨,虽然她迷信,可是却是值得我们去永远地记住她。同学们想想看,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人呢?——寻找阿长,你觉得阿长像身边的谁呢?是年迈不识字的祖母?爱唠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姨呢?9、作业:请同学们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随笔。模仿课文的写法,写出我对这个人的感情变化,采用先抑后扬、详略得当的手法,去塑造一个让你难忘的人。10、拓展延伸: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用旁观者的眼光记录了鲁迅先生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其中鲁迅先生的哪些品质或者说哪些生活细节你认为是受到了长妈妈的影响?六、教学反思1、解题不够深入,题目为何定为《阿长与》未进一步深入解读;课文12、15、段在文中的作用和作者的意图认识不深入。2、课堂设计的紧与松存在困惑,学生的课堂问题生成性有待于提高。3、启发思维,过渡自然。问题设计能让学生走进课文。轻重明确,以学为主。4、情境创设开阔,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认识人物,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环节衔接紧,过渡不露痕迹。品读细节,抓住关键,体现探究。5、课堂模块明显,效果水到渠成,学生沉浸文中。自主高效,时间、空间、能力在课堂上有多层次的激发和体现,备课高效,课堂高效,学生收获入耳入心。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2
上一篇: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课堂实录    下一篇: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