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太空一日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2《太空一日》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朗读,理解、积累重点词语,并理解文章内容。2.品读文字,跟随杨利伟的经历感受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3.学习杨利伟英勇无畏、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1.概括内容要点,感受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2.品读描绘太空生活的精彩语句,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三、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中国航天事业相关情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走近作者杨利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2014年被授予列昂诺夫奖。(二)写作背景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三)检查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炽热()轮廓()模拟()遨游()稠密()烧灼()俯瞰()无虞()千钧重负()2.解释下面的词语。⑴俯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无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耐人寻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一目了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千钧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1.chìkuònǐáochóuzhuókànyújūn2.⑴俯瞰:从高处往下看⑵无虞:不用忧虑。⑶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⑷惊心动魄: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⑸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⑹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四)朗读课文,理解内容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读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再默读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明确:1.本文向我们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根据每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理解为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究、返回中的惊险际遇。2.(1)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心理或举动: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2)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心理或举动: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3)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心理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4)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5)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心理或举动: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一)合作探究(学生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1.从杨利伟身上我们看到了航天人怎样的精神?2.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3.作为中学生的你认为应该怎样弘扬航天精神?明确:1.英勇无畏、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2.“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体现了杨利伟事实求事,严谨、科学的态度。“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体现了杨利伟对于科学严谨、科学的态度。3.①当代学生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②在学习生活中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打下基础。③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勇于担负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二)品读赏析学习过程:自主品味——小组交流——师生交流1.体会下面语句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1)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太空一日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太空一日教学设计22    下一篇: 太空一日教案及作业练习(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