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1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屏障(zhàng)澎湃(pài)哺育(fǔ)狂澜(lán)B.嗥鸣(háo)怪诞(dàn)默契(qì)蚱蜢(zhà)C.祈祷(qí)哽住(gěng)崎岖(qū)金柝(tuò)D.山巅(diān)亘古(gèn)老叟(sǒu)污秽(huì)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懊诲誓言回环曲折B.斑谰高梁九曲连环C.田笼镐头扑朔迷离D.摩损体魄一泻万丈3.下面语段中,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沙漠地区的秃鹫个个都是狩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逃生能力_____,对秃鹫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不如合作。A.因为但是只要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D.所以但是如果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最紧要的民生工作,也是目前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实现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C.教育部在做出这项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避免不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D.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B.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C.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6.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新年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大字。钟声召唤着天边那新年的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着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A.我们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B.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C.我们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D.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7.綜合性学习。(7分)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遵义某校七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2)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露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2分)(3)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曾说:“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分)8.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7分)(1),何人不起故园情。(2),凭君传语报平安。(3)壮士十年归。(4)《竹里馆》中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句子是:,(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寨苦的诗句是:,。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6分)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9.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杨花榆荚虽缺乏“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B.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只是描写了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C.这首诗平中翻新.頗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竞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D.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10.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木兰诗》(文略)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汉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裝,市鞍马,代父从军,潮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几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来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旦辞爷娘去旦:(2)关山度若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12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11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