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2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初一语文总分120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迸溅(bèng)萋萋(qīqī)瞬息(shùn) B.相衬(chènɡ)简陋(lòu)红润(rùn)C.贮藏(zhù)告罄(qìng)蹒跚(mán)D.儒家(rǔ)修润(rùn)累赘(zhuì)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坚持不懈风餐露宿精疲力竭B.毛骨悚然不可思议忧心忡忡C.怏怏不乐姗姗来迟海市蜃楼D.疲惫不堪语无轮次寒风凛冽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他喝水的样子,仿佛喝的是仙露琼浆。不过这也难怪,他刚从沙漠里逃出来,不知道几天没喝水了。B.这个相声节目实在幽默风趣,我一边听一边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C.他这件事还没解决,又出事了,真是祸不单行啊!D.他的执迷不悟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B.奶奶常常感叹,现在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了。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D.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艳丽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的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6、默写填空(8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2)念天地之悠悠,!(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现其不怕苦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两句诗是:,。(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诗句是:,。(5)德高望重的李老师在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所说的:,7、名著阅读(5分)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1)、上文段节选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2分)(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二、阅读(一)课外古诗词阅读(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8.本诗属于()(2分)A.边塞诗B.田园诗C.哲理诗D.叙事诗9.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走过居延一地。B.颔联中“征蓬”“归雁”是远赴边塞的作者的写照。C.颈联中的“长河”,泛指作者见到的大漠里的河流。D.结尾写了作者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之事。10.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下列加横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通外直/理直气壮香远益清/冰清玉洁B、亭亭净植/窗明几净斯是陋室/逝者如斯C、有仙则名/莫名其妙鸿儒白丁/真相大白D、素琴金经/素不相识何陋之有/孤陋寡闻12、翻译句子(3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

 

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22
上一篇:七年级3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篇: 七年级6月语文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