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有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选择题1.“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A.分封诸侯B.广设郡县C.实施“推恩令”D.设立“三司”2.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A.行政事务B.监察事务C.军事管理D.财政管理3.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到汉武帝时,是如何对待诸子百家学说的()A.百家争鸣B.八股取士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文字狱4.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A.半两钱B.五铢钱C.蚁鼻钱D.铲形币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汉武帝时期迫使匈奴单于仓皇遁逃,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战役是()A.漠北战役B.漠南战役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6.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西汉是强盛的一代,而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高峰,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A.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B.只是加强国家对边疆的统治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对抗D.革除秦朝的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巩固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8.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9.据《史记·平淮书》记载,富商权贵把持矿山冶铁,私自铸造钱币,利用海水煮盐贩卖,积累了数以万计的财产,操纵市场,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却不关心国事,不体恤贫苦百姓。于是汉武帝()①实行“推恩令”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把铸币权收归中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汉武帝在巩固边疆方面的贡献是()A.修筑长城,抵御匈奴B.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C.把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1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起不到作用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12.“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B.儒法并用C.重用外戚D.“以德化民”二非选择题1.完成下列知识导图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1)材料一中,秦始皇“应用到全中国”的法家学说源自谁的主张?列举秦始皇“应用”法家学说的具体措施。(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采取了什么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还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统治者确定统治思想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BCBAACBDBAB二非选择题1.主父偃侯国中央集权董仲舒儒学社会经济财政状况公元前119卫青漠北战役政治经济鼎盛2.1)韩非。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回答具体内容也可),实行严刑峻法。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3)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盐铁专卖。北击匈奴。4)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有答案
上一篇: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检测    下一篇: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训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