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4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学们听说过“大一统”这个名词吗?“大一统”这个名词的大体意思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那么,汉武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他所采取的措施又有什么样的效果和影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含前后少帝),政治家、文学家。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里,西汉国力最为强盛。他大胆任用开拓性人才进行改革,使得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汉武帝继秦始皇以后,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往往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推恩令”的实施公元前141年,年仅16岁的汉武帝刘彻即位。他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当时他面临着的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1)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2)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威胁朝廷统治。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殓服,以金丝为缕编缀玉片而成。这件金缕玉衣出土于汉代诸侯王墓,共用近2500块玉片,金丝重1100多克,其制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金缕玉衣作葬品,说明诸侯很富有,生活上奢侈腐化。新课探究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一方面实行郡县制;另一方面分封了一些同姓王,并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然而,历史的发展出乎了他的意料。16岁的汉武帝上台时,诸侯国还有相当大的势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些对中央构成了威胁,汉武帝该怎么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呢?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主父偃的建议叫作“推恩令”。诸侯王的爵位封地,按照宗法制原则,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很显然,诸侯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心生不满,却无处诉说。同为刘氏子孙,却不能分享刘氏天下。而现在却不同了,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诸侯王名义上推广皇帝恩泽,也没有削藩,实际上却使自己封国的面积渐渐缩小,再也无法与中央朝廷抗衡,但是连反抗的理由都找不到。这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既收复了人心,又削弱了诸侯封地的势力。汉武帝采取的这种办法叫作“推恩”。如上图所示,汉武帝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后,这样,侯国就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则越来越小。推恩令只是削藩的前奏,后来汉武帝用各种手段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国从此势单力薄、一蹶不振。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汉武帝时期,基本上没有发生过诸侯王的叛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这段话的意思是,臣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即六经,是六部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要断绝它们传播的渠道,不能让它们与儒学一同发展。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知道服从的对象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禁止其他各派学说的发展。这里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是什么建议?新课探究董仲舒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先秦时期其他各家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改造和阐发,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起来,并渗透一些迷信思想,创立了神学化的儒学思想体系。董仲舒倡导的儒家学说与春秋战国时的儒家思想相比,有何不同?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学学说立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如何正确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要明确以下几点:(1)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核心内容: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3)汉武帝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谓“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缺乏争鸣,使学术上死水一潭,从而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上的专制。太学太学是汉代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40
上一篇: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39    下一篇: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4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