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壁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沙画《丝路》,同学们听出来这个沙画作品,反映的的是什么内容了么?(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条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的。讲授新课(一)人与路1.出示《招贤令》“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zhī),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汉武帝时曾经发布过这样一个招贤令。我想问问同学们,发布这个招贤令的目的是什么啊?(联络大月氏)2.出示大月氏的简介。约在战国初期,月氏便在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公元前162年,匈奴大败月氏,杀其王,以其头为饮器。败亡的大月氏被迫西迁…但他们不忘故土,时刻准备对匈奴复仇,并很想有人相助,共击匈奴。所以说,当时的西汉和大月氏有着共同的敌人,匈奴。3.那去哪里能找到大月氏?(西域)西域的范围包括哪里?(今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当时的西域有什么特点?(小国林立、被匈奴控制)4.只是派个人去联系大月氏,为什么有“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此丰厚的奖赏?出示“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及图片,学生得出西域条件艰苦,且受到匈奴控制的答案。5.有人报名么?(张骞)强调“骞”字的写法。出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示西域图》张骞就这样带着任务和使命出使西域了。6.张骞完成任务了么?(没有)请同学们完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表。播放视频7.老师在备课时找了很多张骞的图片,发现都有一个相同之处“持汉节不失”。汉代使臣所持的节,是皇帝授予的,以表示持有者是皇帝代表的身分;二是对于使臣来说,他持的节又是皇帝和国家的象征,保护它也体现出其对国忠贞的感情.这说明了什么?(张骞誓不叛汉的决心,外交使命牢记于心)。8.出示“材料研读”讨论,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解释凿空即凿孔。学生讨论得出答案,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9.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汉王朝是如何加强对西域的经营的?(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府设置的地方,乌垒城,就在今天新疆的轮台。说一说,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所以说,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0.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东汉是,班超投笔从戎,管理西域。出示投笔从戎小视频。班超经营西域期间,还曾派甘英出使大秦,虽到达安息后就未能在前行,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道路。11.我们要学习张骞、班超的什么精神?小组讨论,回答。(二)丝绸与路1.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代和西域的使者就开始互相往来。而在这条路上,运送的最珍贵的,就是丝绸。展示图片《凯撒身穿丝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将她称为“丝绸之路”。2.小组合作探究:假如你是汉朝或西域的商人,你想在丝绸之路上做买卖,你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意?(分东方商队和西方商队,从路线的规划、产品的选择入手)中方商队首先根据地图说一下你们的商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你比张骞强很多,比他走得远),那你去西域或欧洲的时候会带什么东西过去呢?丝绸、瓷器、漆器、茶叶,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还有四大发明等。中方商队果然实力强大。再看西方商队,路线反过来就可以了,那你们去中国会携带什么东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乐器、歌舞。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中国输出的多是技术,西方传过来的多是食品、奢侈品,这说明当时的中国经济和科技领先于世界。这是路上丝绸之路,中国人的智慧和胆略远不止此,同时期还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条道路从东南沿海出发,绕过马来半岛,过马六甲海峡,通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8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26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1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