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帛书龟甲、兽骨竹木简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陶器青铜器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造纸术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蔡伦,字敬仲,桂阳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范晔的《后汉书》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这种纸有什么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切麻⑤舂(chōng)捣④蒸煮?浸灰水?洗涤⑧晒纸⑦抄纸⑥制浆造纸术的制作流程在造纸术传播前,世界人民在什么材料上书写?造纸术的发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学习与探究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呢?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个字,《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13855枚,重量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鲜的的竹简,会重达58.33千克,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1)原料易找,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普及。(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质量提高。(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纸的优点:张仲景和华佗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其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张仲景(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学家。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官至长沙太守。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评价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张仲景与坐堂医生张仲景做了长沙太守后,仍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按当时的规定,他这一级别的官,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叫“坐堂医生”。神医—华佗华佗-----东汉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朝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少年受业——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壮年游历——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后遭受宫刑,发奋著述历史。个人简介三、历史巨著《史记》历史巨著《史记》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裁:《史记》全书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本纪:按年计述帝王之事,为全书之纲;世家:叙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权和诸侯王的历史事迹;列传:记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隐士、说客、名医、刺客等的事迹。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书:对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等进行专门记载和论述。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评价:史学价值文学价值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直书,实事求是。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道教的兴起背景: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6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18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