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案1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学习目标1.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识记东汉时期医学成就及地位,掌握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2.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世界意义和张仲景成为“医圣”的原因。3.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自主预习1.东汉时,宦官总结前任经验,改造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2.张仲景是的名医,他在总结前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东汉另一位名医华佗发明了“”,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他还创编出了“”,帮助人们强身健体、3.《史记》是中国古代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它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被鲁迅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和文学著作。4.东汉末年,道教兴起,其中张角创立的和張陵创立的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主张灭欲。主张,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三、合作探究1.两汉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让我们一起探究两汉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成就。材料一: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期的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20世纪以来······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1)材料一中的“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的观点正确吗?请举例说明,如今人们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何重要意义?材料二:如下图。医圣祠五禽戏(2)"医圣祠”是纪念谁的?人们纪念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五禽戏"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医学家的成就?他还有哪些成就?(4)以上材料中的成就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针对以上成就,谈一谈你的感受。四、随堂演练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2.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创造“五禽戏”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各项()①佛教在古印度创立②汉明帝修建白马寺存放佛经③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④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4.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司马迁编写《史记》C.华佗发明了“五禽戏”D.张陵创立五斗米道5.“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种体裁?(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蔡伦2.东汉末年麻沸散五禽戏3.第一部司马迁4.太平道五斗米道6世纪众生平等三、合作探究1.(1)正确。早在西汉时,人们已经能够用麻和丝絮造纸。重要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有利于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等。(言之成理即可)(2)张仲景。原因:①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诊疗学的基础,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经验医方等至今对治疗传染病和内科杂病仍有指导意义;③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3)华佗。成就:精通针灸和外科手术,创制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4)都与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用勤劳与智慧为人类造福。四、随堂演练1.A2.B3.B4.A5.(1)《史记》。(2)司马迁。西汉。(3)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4)纪传体。因为“本纪”和“纪传”是书的主体,所以称为纪传体。(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也是--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案10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无答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案1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