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单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右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据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击倭寇D.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的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衔门,而且并未颁行,可见,清政府并不准备认真执行,但《南京条约》的签订却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表现在()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D.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3.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四艘老旧的舰船,缓缓驶出三亚榆林港,开始对西沙群岛进行巡阅。这是沉默多年的中国海军重返南海的一次努力,也是晚清时期一次意义深远的主权宣示行动。近代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始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雅克萨之战D.太平天国运动4.“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中人中国,而女红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援挥条约》签订后C.《北京条约》签订后D.《天津条约》签订后5.“中国皇帝陛下同意,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以进行通商贸易,不受阻挠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7.“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材料描述的史实产生的影响是()A.开启中国近代史进程B.中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C.开始中国近代化进程D.中国开放鸦片贸易8.“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废址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城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虚上(右图),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英法联军在天津烧杀抢掠10.“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1.恩格斯说:“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结束时他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对这场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A.战后签订了《南京条约》B.战争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俄国在战争前后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英、法两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却没有得到丝毫利益12.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通讯:“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谁也不知该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玖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对这段通讯认识正确的是()A.记录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B.此通讯写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C.指出了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D.分析了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影响13.下图中①②两段是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①段国界的条约是()中俄《尼布楚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14.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B.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列强要求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D.维护列强鸦片贸易合法化15.马克思说:“鸦片不曾产生催眠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指导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A.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C.沙俄侵略中国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抗击英军16.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中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说明太平天国()A.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C.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17.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金田起义D.提出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上一篇: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练习题11    下一篇: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