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1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第9课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2、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能够说出武昌起义的过程。3、通过材料分析可以客观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材料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材料二材料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思想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建立。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2/23/2022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资产阶级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革命烈士徐锡麟,光复会成员,1907年7月6日,发动安庆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四小时后被捕就义。秋瑾,得知安起义失败的消息,拒绝一起撤离绍兴的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学堂。1907年7月14日被捕,15日从容就义,时年32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1911年,广州起义,同盟会牺牲的会员有可考者86人,找到72具遗骸,殓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插上黄花作记号,地名改为黄花岗,又称“黄花岗起义”。12/23/2022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10月11日)二、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12/23/2022孙中山远在国外,黄兴和其他同盟会的领导人也分别在香港、上海等地,起义成功后无声望极之人可推选。经验不足,没有认识到掌握政权的重要性,拱手将军政府都督位置送给黎元洪,这样使革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12/23/2022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次日,湖北军政府成立。湖北军政府旗帜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3.意义材料一: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裁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了民国初期中国社会的变化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辨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材料二: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意义:性质: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共主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易错警示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而没有直接参与武昌起义。2、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帝制,而非封建制度。辛亥革命的概念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辛亥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无畏、忠贞奉献的博爱精神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1.某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下列哪一选项最符合上述材料?()A.自强求富B.维新变法C.民主科学D.三民主义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A.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开启了近代化探索C.改变了社会性质D.摆脱了殖民统治DA随堂演练3.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③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④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随堂演练12/23/2022比较:近代化的探索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19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18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2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