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14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在第二单元中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中,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起步中进程中的重要环节。2、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重难点3、教学重难点:重点: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情况有所了解,学习起来有基础,能更好的把握教材。三、教法学法分析根据学生特点,为了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师导生探,综合训练”的教学方法,经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体现了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四、教学设计本节果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第二环节: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第四环节:归纳总结整体感知;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巩固新知(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25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革命者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3月12日是植树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在那样一个军阀混战,魑魅横行的年代,孙中山的伟大实践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认同。年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唯有“医国救族才能解救亿兆穷苦大众”,从此,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担负起了医治中国的重任。倾其毕生精力,他要使中国走向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一切理想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革命打造现代化的制度方能完成。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惨败,“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遇挫,“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被剿杀后,辛亥革命能完成对中国腐朽肌体脱胎换骨般地改造吗?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走近辛亥革命来寻找答案。(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2.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3.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4.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临时决定提前举事。结果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二、武昌起义1.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2.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支持革命。4.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辛亥革命领导者及领导阶级,革命前的准备有哪几个方面?结论:(1)领导人:孙中山。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2)革命前的准备活动:①组织上:创建革命党兴中会和同盟会。②思想上: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③军事上: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探究二】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结论: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14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10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1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