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八上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核心素养】本课的教学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革命党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懈努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一张熊秉坤和溥仪的老照片引发的疑问,从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42——43页的内容,归纳总结表格中的信息。过渡:一次又一次的起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革命党人一批又一批前仆后继,浴血奋斗。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屡战屡败的情形下,仍然坚持着屡败屡战呢?下面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展示徐锡麟、秋瑾、林觉民、黄兴等人的英雄事迹,通过谈话式的讲解和情感渲染,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革命党人身上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可贵的精神品质,从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最后,请学生归纳总结革命党人哪些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用材料突出“黄花岗起义”的地位和影响。过渡:早期革命党人的起义虽然一次次都失败了,但是当时的中国在这些起义的影响下,出现了如孙中山先生所述的景象:“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民族运动的前方,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直观地再现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播放视频。引出打响第一枪的是熊秉坤,为后面做个铺垫。再请学生结合视频和课本44—45页的内容,自主完成归纳武昌起义的主要内容。突出强调辛亥革命的概念和武昌起义的地位,并补充这次革命的结果之一:1912年2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自然引出导入新课时的老照片,让学生探讨。过渡:辛亥革命虽然过去了,但是对它的探究一直延续着,有人认为它成功了,也有人认为它失败了,那么你们是怎么看的呢?出示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辛亥革命的意义,解决本课的难点。感悟辛亥革命。由材料引入、升华情感。让学生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弘扬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接着一起宣读“青春誓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学习!用“记忆大比拼”的形式巩固新知识。板书设计辛亥革命酝酿革命再现革命探究革命感悟革命

 

八上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13    下一篇: 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