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堂训练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中华民国的创建选择题1.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2.某校八年级学生要去实地考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他们应去()A.武昌 B.上海 C.北京 D.南京3.时至今日,无论是在祖国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中山”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A.建立了光复会B.创办了《民报》C.领导了保路运动D.建立了中华民国4.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统治中国结束。这道圣旨发布于()A.1911B.1912年C.1915年D.1917年5.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6.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总统选举法》D.《资政新篇》8.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揭开了近代中国崭新的一页。跨越时空,在这一年里我们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B.跟随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C.在报纸上读到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新闻D.收集到大量的《新青年》杂志9.“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A.提出三民主义B.推翻封建制度C.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君主立宪政体C.使人民真正获得了政治权利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11.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可归纳为“从国外起步到南京结果”,按其关键活动地点梳理成线,下列正确的是()A.檀香山——东京——南京B.檀香山——武昌——南京C.东京——檀香山——南京D.东京——武昌——南京12.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件。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文: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二章:人民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材料二:如下图:/(1)材料一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法律文件?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地位?(2)材料二这部《中华民国约法》是谁颁布的?他颁布这部法律文件有何目的?(3)这两部法律有何本质区别?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之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1911年11月15日)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材料一中的“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的“治安”为何不“美满”“吾等”对袁世凯“深加敬爱”的原因是什么?“于外交上竭力相助”的目的何在?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4)根据材料二,指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两方面的信息。15、.为了更好地学习辛亥革命,小明通过以下不同的途径去了解这一段历史,请你结合这些途径,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讲话中的历史】“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堂训练
上一篇:中华民国的创建练习题(无答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中华民国的创建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