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26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学习目标1.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性质及影响2.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的史实3.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内容、性质和作用。4.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发时间一、中华民国建立1.原因:2.时间、地点:3.临时大总统:4.副总统:5.意义: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南京孙中山黎元洪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一、中华民国的建立8、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6、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7、国旗:五色旗天白日旗观察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时间轴,归纳其换算公式:思考1911年1912年民国元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3年1917年1915年民国2年民国4年民国6年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元年=民国年+1911小知识小知识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公元N年=民国X年-1911公元1935年=民国年+191124民国X年=公元N年公元1912年=民国1+1911民国36年=公元年1947例:材料研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庄严宣布:“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而后在《告各友邦书》中,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思考: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临时政府主张对外维护民族尊严,但它又承认清政府同列强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它的目的是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它暴露了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严重妥协性。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1.背景争取袁世凯推翻清朝统治,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共和2.条件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为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共和,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便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什么让位给袁世凯?清政府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立宪派旧官僚孙中山不得不让位给袁世凯时间:意义:1912年2月12日标志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一)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一一宣统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接着袁世凯通电全国,拥护共和。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哪些条件?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借故北方秩序不稳,不肯南下,3月,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由南京迁往北京。(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材料一: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北方半壁江山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据统计,当时袁世凯的北洋系部队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南方的革命军,大多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材料二:清末,袁世凯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命的人们都寄厚望于他。材料三:帝国主义不断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压迫革命党人妥协。日、俄两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美、德、法等国则维持在华的既得利益,扶植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袁世凯个人威望高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总结: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实?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之初的南京城“库藏如洗”。“利用袁可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党人的普遍心态。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和妥协2022-12-24Saturday时间:制定机构:颁布者:性质:1912年3月11日参议院孙中山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内容: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合作探究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根本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直接目的成功的一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26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及视频素材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