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国共合作后,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北伐战争将大革命推向高潮。第15课北伐战争 小组探讨:结合所学知识及下列材料,思考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是什么?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国民党方面: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屡遭失败,迫切需要新的力量补充。中共方面国民党方面一.北伐战争的兴起1.前提——共产国际的促进国共合作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1923年6月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1924年1月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广州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国民一律平等平均地权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求得各民族平等。与过去单纯以“排满”革命为主要内容相比又是一大进步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不是为少数人所专有。即主张实行普遍平等的人权,又要求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制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不但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而且还提出了改善工人生活的问题。(实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924年5月广州黄埔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2、基础——创建黄埔军校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黄埔军校的校门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黄埔四期:林彪(中共)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本党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惟一需要,在建设人民的统一政府。……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推翻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二、北伐的经过北伐战争前形势图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35万)吴佩孚(20万)孙传芳(20万)湖北兵力20万广东广西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目的:对象:时间:主战场:战役:杰出部队:结果:推翻北洋军阀,统一中国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926—1927湖南、湖北汀泗桥、贺胜桥叶挺独立团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2、思考:北伐军能节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北伐概况国共两党通力合作,进行正确的政治指导和军事指挥。发挥各自的专长,调动各自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竭智尽力。没有两党的团结合作,北伐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蒋介石以“各个击破”为战略,在北伐伊始,就派人与孙传芳会谈,要他共同反对吴佩孚,同时,他又派人与张作霖谈判,要他停止对吴佩孚和孙传芳两派军阀的帮助。而后北伐军的顺利进军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正确性。北伐从一开始就取得工农运动的支持。北伐军向长沙开进时,中共湖南区委发动工农群众参加带路、侦察、运输、救护等工作,还直接参加战斗。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以及苏联的援助等,是北伐胜利的基础。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作战方针正确(先攻吴再打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三.结果——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国民革命运动失败1927年4月18日南京3.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4.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国共合作完全破裂,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共的启示:1、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联合扼杀3、以陈独秀为核心的党中央放弃了对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2、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想一想: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1.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2.1924年,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黄埔军校。兼任黄埔军校总理的是(

 

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上一篇: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14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2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