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无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课文P81页,思考并回答问题: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截至1930年,全国各地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鄂豫皖、左右江、川陕等十余块革命根据地。红军人数达30多万人。1931年冬,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问题:(1)面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壮大,国军(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采取哪些措施?红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如何应对的?(2)结果如何?国军:-----------------------------------------------------------------------------------------------------------------------红军:-----------------------------------------------------------------------------------------------------------------------结果:-----------------------------------------------------------------------------------------------------------------------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阅读课文P82页,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1934年10月至1935年1月,国军和红军的交战情况:(1)国军: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设置了四道封锁线,在红军去()的路上布下了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2)红军:中央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敌人的()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惨重,人员只剩()万多人。阅读课文P83第2段、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2、简述1935年1月至1936年10月,国军和红军的交战情况:(1)国军:继续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企图消灭红军。(2)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后,红军四渡()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地区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3、思考: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结合课文,找出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四、练习巩固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D.北上抗日2.下列不属于遵义会议内容的是()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A.四渡赤水B.渡过乌江C.渡过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4.红军二万五千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吴起镇会师B.甘肃会宁会师C.红军渡过金沙江D.召开遵义会议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无答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无答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1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