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15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新式教育的开端(1)新式学堂①洋务运动时期,创办()②戊戌变法时期,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表明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先后经历“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长,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创办新式学校中国综合性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创办新式学校北大名人1915年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陈独秀: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茅盾: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继续读。马寅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创办新式学校根据2018TIMES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北京大学位于第27名2、新式教育的开端(2)废除科举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颁布,并于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1905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唐代进一步完善。明代,形成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文体采用死板的八股文,考试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解,是明清文化专制的集中体现。它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其消极作用已占主要方面。1905年清光绪年间终被废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新式报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新式报刊《申报》自1872年创办到1949年停办,历时78年。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因为它见证、记录了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地位是近代中国存在长的中文报纸。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新式报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式报刊作用这么多新式报刊,如何刊印发行呢?商务印书馆的创办1897年创办了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作用:有利于文化的推广与传播3、文化出版机构的创办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出版机构1954年迁至北京,除出版各类书籍外,主要出版汉译书籍和中外语文辞书。“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地位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日军1932年曾有针对性的轰炸商务印书馆。侵沪司令盐泽幸一:“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造成80%以上资产被毁,同时被毁的还所属的东方图书馆珍藏的45万册图书,后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商务印书馆复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作用出版机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近代的中华书局近代开明书店出版的《算术》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解放区新华书店出版的《回忆马克思》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出版机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出版机构新华书店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1937年成立于延安,因该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截至2006年共有14000多个发售网点,延安新华书店旧址现代化的新华书店二、文学艺术的成就五四运动使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涌现出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15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    下一篇: 八上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