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1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图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某天的日记,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迹应是/A.兴办洋务 B.兴办学堂 C.停止科考 D.结束帝制2.“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由此表明,科举制废除的直接影响是A.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B.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C.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3.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下图所示报纸创办的时间是/A.1872年 B.1897年C.1905年 D.1915年4.《申报》记录了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想了解《申报》早期创办的历史,应该去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5.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B.中华书局C.京师大学堂D.开明书店6.“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聂耳7.下图巨幅画《愚公移山》依托古代神话故事“愚公移山”而创作,描绘了愚公率众人开山挖路的劳动场面。它的作者是/A.张大千 B.徐悲鸿 C.齐白石 D.冼星海8.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A.田汉B.冼星海C.聂耳D.徐悲鸿9.“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冼星海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代表作是A.《义勇军进行曲》B.《卖报歌》C.《黄河大合唱》D.《毕业歌》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艺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B.我国自行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C.赵丹、周璇是20世纪初著名的电影明星D.白话小说《白毛女》影响很大二、综合题11.近代中国教育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材料二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的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材料三《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1)材料一中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2)材料二中“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3)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替代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1.C【解析】兴办洋务和兴办学堂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结束帝制发生在1912年,因此ABD不符合1875年,C.停止科考发生在清朝末年,且和图片材料有关。因此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2.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的同时,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3.A【解析】图中展示的是《申报》,其创刊是在1872年,故选A。4.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由此可知,想了解《申报》早期创办的历史,应该去上海。故B符合题意;广州、北京、南京与《申报》的创办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故A符合题意。中华书局于1912年创办于上海,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出版的新式学堂,开明书店是1926年创办于上海,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解析】1915年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故选择答案B。7.B【解析】依据题干中提示信息:下图巨幅画《愚公移山》。结合课本所学,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B符合题意。张大千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12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训练题(无答案)    下一篇: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