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练习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时【知识整理】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___气温____逐渐降低;自东南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_降水量___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阶梯状___分布,逐级下降。2.我国农业具有___东耕西牧____、__南稻北麦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__东密西疏______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____东高西低______。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气候一月均温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大于800毫米干湿状况半湿润地区为主湿润地区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文汛期短,有冰期流量小,季节变化大、黄土高原含沙量大汛期长,无冰期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针叶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下列界线吻合:①_1月0摄氏度____等温线;②__800mm_____等降水量线;③__暖温_____带与__亚热__带的分界线;④_温带季风______气候与____亚热带季风气候___气候的界线;⑤__湿润_____地区与___半湿润____地区的界线;【检测习题】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环境千差万别”,这里的“千差万别”主要体现在(A)A.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B.自然条件方面C.人文条件方面D.地理位置方面2.在区域地理中自然、人文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区域位置影响了区域气候B.区域地形影响了区域河流流向C.区域农业影响了区域气候D.区域气候影响了区域植被3.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C)A.1月10℃等温线B.7月2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下列的地理环境特点,属于小敏所到地区的有(A)/①1月平均气温高于0℃②耕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等为主③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图8),完成5-6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①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甘蔗、柑橘B.②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C.③地区为半湿润地区D.④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和寒6.造成①、②两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生产技术条件7.填字游戏(请根据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填写下列词语。1.耕地类型:南(水田)北(旱地)2.粮食作物:南(水稻)北(麦子)3.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4.气候灾害:南(洪涝)北(旱地)5.交通运输:南(船运)北(马车)6.饮食习惯:南(甜食)北(咸食)7.工业结构:南(轻工业)北(重工业)8.民居建筑:南(尖形)北(平顶)9.武术专长:南(拳)北(腿)10.方言种类:南(繁多)北(稀少) 第二课时【知识整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作物熟制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耕地类型旱地水田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水稻油料作物花生油菜糖料作物甜菜甘蔗人民主食面食米饭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传统民居特点墙体厚,屋顶坡度小,防寒保暖墙体高,屋顶坡度大,通风散热二、四大地理区域1.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的地理区域:___自然区_____,___经济区_____,_____文化区___等。2.根据各地的__地理位置______、___自然地理_____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__四___大地理区域,即___北方___地区、____南方__地区、__西北____地区和___青藏__地区。3.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界线与主导因素:(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800mm___等降水量线,__一月0℃_____等温线,与__秦岭淮河_____的分布大体一致,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气候___(气温和降水)。(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400mm___等降水量线,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所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降水____。(3)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___一、二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基本吻合,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地形_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练习
上一篇:中国地理差异作业练习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练习题(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