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复习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一、复习要点1、位置与范围:东到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到秦岭,北到长城(接内蒙古高原)。2、主要省级行政区: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1000—2000米,黄土覆盖厚度100—200米。4、主要黄土地貌: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农业发达,人口集中)5、黄土来源:“风成说”;源地:中亚、蒙古、我国西北内陆;动力条件:西北风。6、位置具有过渡性特点:(1)干湿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2)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农耕区牧区)(3)地形:平原山地、高原(4)气候:温带季风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7、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 8、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7、8月),且多暴雨;地表坡度大;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修路、开矿等(主要)不合理的开发利用。9、水土流失的影响:(1)弊:①当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面积减少;农作物减产。②下游:黄河泥沙含量增加,形成“地上河”,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塑造了华北平原和黄河三角洲。10、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发展林果业。(2)工程措施:修建堤坝和小型水库;塬面上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缓坡修筑梯田;沟谷处打坝淤地。11、能源基地:(1)煤炭资源丰富(山西最多)(2)煤炭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煤炭总量的三分之二(3)煤炭资源特点: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多露天煤矿,开采成本低,被称为“乌金高原”。(4)主要煤矿:大同、阳泉、平朔(山西);神府(陕西);东胜(内蒙古)12、煤炭的输出方式:(1)传统方式:铁路、公路(2)新型方式:火力发电,煤液化气技术(优点:减轻交通运输压力;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应。)思维导图三、重难点阐释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难点: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地理位置。四、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关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B.和南方地区以乌鞘岭为界C.位于乌鞘岭以西,太行山以东D.主要包括山西、广西等省份读图完成2—3题。2、阴影部分甲所处的地形区是()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河套平原3、该地形区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污染B.水土流失C.洪涝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4.黄土高原处于我国多种地理单元的过渡地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B.从湿润地区向半湿润地区过渡C.从沿海向内陆过渡D.从森林农业向草原牧业过渡5.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凹陷运动读图黄河流域图,回答6~7题6.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河段()A.源头—①B.①—②C.②—③D.③—④7.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B.陡坡地建梯田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D.植树种草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及附近地区图。读图完成8~10题。8.图中山脉①是()A.阴山B.昆仑山C.太行山D.大兴安岭9.图中山脉②()A.是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B.以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C.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的分界线D.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10.该地区可能看到()A.窑洞B.坎儿井C.胡同D.吊脚楼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图”,完成11—12题。11.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12.要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应当()A.大量迁移黄土高原上的居民,大规模退耕还草B.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C.停止在黄土高原上的煤矿开采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引进世界各地速生树木、花草二、综合题13、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A.___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_(山脉)C.___________(山脉)D.___________(河流)(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_。(3)黄土高原从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复习案
上一篇: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五    下一篇: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