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同步练习19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3氧气的制取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小科完成氧气的制取时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过氧化氢溶液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盖上玻璃片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观察到发生装置中刚开始产生气泡时,即可开始收集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来制取干燥的氧气(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燃烧匙可以上移或下移。下列说法正确的 ()A.将装置Ⅰ分别与装置Ⅱ、Ⅲ、Ⅳ、Ⅴ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B.使用装置Ⅰ制取氧气,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D.若用装置Ⅴ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5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B.点燃酒精灯后,将外焰直接对准固体药品部位加热C.带火星的木条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一定能复燃D.组装好仪器后,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7.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使试管均匀受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试管口没有塞棉花⑤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再移出导管⑥试管中高锰酸钾的量太少⑦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⑦8.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图中表示的反应过程与事实一致的是 ()二、填空题9在实验室利用图所示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⑦仪器的名称:。(2)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需要选择图中的仪器有(填序号),还需要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3)若用装置⑨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管进入。 10某化学兴趣小组提供了一些气体制备和收集的实验装置,如图7-K-5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7-K-5(1)仪器a的名称是。(2)若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则收集装置为。(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为了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加热ag氯酸钾;②加热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将剩余固体进行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为了直观对比实验①②产生氧气的快慢,应用装置(填字母)收集氧气。若①中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明显比②中慢,反应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且②中最后称得固体质量为g,则证明二氧化锰为催化剂。1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Ⅰ.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Ⅱ.将x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CuO)均匀混合加热。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①Ⅱ中x的值为。②若要证明氧化铜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则还要证明在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铜的和都不改变。(2)乙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Ⅰ50.0g1%0.1g9mLⅡ50.0g2%0.1g16mLⅢ50.0g4%0.1g31mL①若用如图7-K-6所示装置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则用图(填“a”“b”或“c”)。图7-K-6②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12现需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实验。(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如图7-K-8中甲所示,取用二氧化锰操作正确的是(填字母)。图7-K-8(2)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氧气的体积分数/%30406070带火星的木条不变稍亮复燃复燃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氧气的制取同步练习19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练习含答案    下一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课时达标训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