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课件43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记忆:[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 价 钾(K )、钠(Na)、银(Ag)、氢(H )+2 价 钙(Ca)、镁(Mg)、钡(Ba)、锌(Zn)+3 价 铝(Al)、+4 价 硅(Si)、+5 价 常见磷(P)+1、+2 价 铜(Cu)和 汞(Hg)+2、+3 价 铁(Fe)+2、+4 价 碳(C )+4、+6 价 硫(S )-1 价 氟(F)、氯(Cl)、溴(Br)、碘(I)-2 价 氧(O)、硫(S)单质化合价为 零【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2、什么是原子?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4、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原子核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4、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本课知识结构】:【     】:组织学生自学课文P53-P55,结合下列问题思考1.原子、原子核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不同?为何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什么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有哪些规律?3.怎样简明、方便地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哪些含义?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得出哪些规律?指导自学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1、原子、原子核的构成  由于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讨论1】:根据表中几种原子的构成,能得到哪些信息?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①电子在电子层上分层排布,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②电子层从里到外离核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③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第一层排满2个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8个才排第三层)④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如果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3、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S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不稳定易得电子难以得失电子(相对稳定结构)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易失 电子不稳定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空:①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②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③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④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⑤带负电荷的是______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课件43
上一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课件42    下一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课件4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