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少年有梦导学案12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2课时 少年有梦知识点一:有梦就有希望梦想的含义:梦想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青少年时期,编织梦想的重要性。(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少年的梦想的特点(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①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②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知识点二:努力就有改变对待梦想的两种态度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青少年要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1)努力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2)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3)努力,需要坚持。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4)“努力”也有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随堂测试一、单选题1.对“中国梦”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③“中国梦”只是青少年对未来的美好愿望④“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激励中华儿女的励志名言,是1911年14岁的周恩来在回答老师提问时说出的。从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南开学校毕业时与同学们互赠“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留言,到日本留学又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再到欧洲勤工俭学又回国投身革命……周恩来一直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少年有梦导学案121
上一篇: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少年有梦导学案22    下一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少年有梦导学案1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