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训练(附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桃花源记》强化一、背诵默写1.本文就文字而言,可谓精矣,“         ”一句紧抓住最为醒目的林中之花,地上之草,绘花不采静态的枝蕾,而采取动态的落英;绘草不列草类高矮,而重色泽形态,堪称诗意写景的佳句。2.《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本文中,体现“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这一儒家思想的句子是 :             3.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4.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5.文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4、作者生活的时代,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二)阅读《桃花源记》片,回答下列问题:(17分)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3.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三)阅读《桃花源记》片,回答下列问题:(9分)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4分) (1)欲穷其林 穷:          (2)便要还家 要: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训练(附答案)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练习    下一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强化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