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1导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导学案                        年级:8   :语文 人:瑞莎   :牛    :    授间:    导学案编号:23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栏课题: 桃花源记            :2    课型:新授学法指导【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学习、难点】准确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第1授课过程一、预习1、走进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东晋末期,出身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博学能文,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不得伸,做过几小官,由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园生活、乐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是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在约是宁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便要还家( )子骥( )诣( )3、听读,注意句读。修正预习时自己读错的地。  4、自由练读,达到熟练程度。  二、初步理解课文。  1、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与交流。  3、汇报学习成果。  (1)根据翻译,复述故事内容教师复备学生笔记栏(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   (4)特殊句式学法指导

 

桃花源记1导学案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导学案    下一篇: 桃花源记复习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