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肇中,1936年生,美国华裔物理学家。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 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肇(zhào)  彷徨(pánghuáng)格物致知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袖手旁观掌握字词研讨课文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探察即实验。三、“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以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四、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气和毅力。五、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没有。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六、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自然科学研究吗?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七、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论证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 精神。(3-12)(13)提出问题首先,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           致知”的社会根源。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的  现状,再次重实验精神的重要性。(1-2)小  结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时要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不入虎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
上一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课件    下一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