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虽有佳肴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虽有嘉肴》教学反思不久前曾听了一个讲座,在讲座的过程中,主讲人提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教育者,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什么?对参加工作的我来说,对教育者这个概念还尚未形成特别科学的见解。可是,后来在一次教学中,给学生讲解的一篇课文让我感触颇多,那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孩子成为一个大人的老师的故事。简单的情节,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因此只要符合这一点的便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而这和年龄、阅历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有一篇课文:《虽有嘉肴》,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一开头就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在上完这篇课文之后,结合到之前的讲座和教学活动中的感受,我成长了很多,我觉得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展,事半功倍。而老师不一定就是讲台上滔滔不绝的那个人,他也可以是坐在台下认真听讲的孩子,或学生的某一个观点,就是在长久的定式思维中行走的我们的一米突破思维局限的阳光。《师说》中曾这样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恐怕还真要好好的体会一下“教学相长”这四个字的含义吧!

 

虽有佳肴教学反思
上一篇:大道之行知识点归纳    下一篇: 虽有嘉肴说课稿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