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部编最新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课题 我爱这土地单元第一单元语文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熟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1.品味诗歌,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难点通过诗歌意象,领会诗歌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自古以来,赞美山水者有之;赞美花草者有之,但赞美土地的诗词却鲜有所闻。但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大地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激情澎湃的灵魂吧!听 用煽情的语言,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介绍艾青(1910~1996),原名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金华人,当代著名诗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向太阳》《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马的大斗技场》等。选择性笔记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识。艺术特色艾青是五四以来新诗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以深沉忧郁的笔调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合着时代的节拍,反映着历史的真实。他的诗作丰富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可以说,自他起步开始就走在了坚实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上。无论在丰富的意象,还是巧妙的抒情,亦或是形象化的语言等面,艾青早期的诗歌在那个时期诗坛中都是别具一格的。笔记了解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了解通过写作背景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作铺垫。题目解读一个“爱”字,直白地揭示出了诗人的感情基调,“这土地”是诗人“爱”的对象,标题揭示出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恋

 

部编最新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上一篇:语文《我爱这土地》教案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